镐京讲堂有榜样,教学科研共成长——西安理工大学白涛教授应邀来dhy大红鹰35元验金开展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3-12-22 浏览次数:

为提升dhy大红鹰35元验金青年教师科研素养,助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12月21日,dhy大红鹰35元验金邀请西安理工大学白涛教授来校作专题讲座。

白老师以《青年教师成长经验分享》为题,从求学经历、工作生涯、学术兼职、科研项目、教研成果五方面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自己,在座教师看到所有荣誉和成就的取得靠的是夜以继日的努力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白老师的教研之路始于对“教师”二字拆解后的深究和践行,教师应该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有思辨能力、能创造社会价值的特殊群体,教书育人是社会赋予教师的使命。白老师向在座的教师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之路,在硕博研究生期间打好科研基础,编程计算到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到答辩汇报,这些看似耗时无趣的过程是一个科研人必须经历的“修行”,科研的困惑、问题的解决、导师的指引、最终实现科研育人的目标。白老师建议,在进行科学研究时要面向国家需求,逐步聚焦方向,围绕主题攻关,形成行业影响,丰富成果类型,凝练关键指标,发挥优势合力,强攻人才战略,有的放矢,终会成功。随后讲到自己十年的教学之路,如何从教案编写、板书设计、讲课比赛、出版教材的新手小白,到能胜任教师工作一步步的成长之路。他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本职工作,永远不要忽视教学,不要把这当苦差事。教师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终生职业,干一行爱一行,从选择到接受到享受。

在分享经验环节,在座老师认为干货满满,白老师总结如下:

心态决定格局、格局决定人生;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得法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利用好碎片化时间、今日事今日毕、勤思考多窗口是提高效率的有力保障。

取法其上得中、取法其下不得;高标准、严要求不仅适用于学生,更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师要求。

有团队靠团队、无团队拼协作;凡事多交流,切勿单打独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远。

集中力量办事、办好事办大事;关关难过关关过,前路漫漫亦灿灿,不同阶段必须集中精力办大事。

主抓基金申报、提升科研能力;提早准备,用心书写,切勿闭门造车,多请教经验之谈。

坚持教研相长、均衡两腿走路;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若无科研做支撑,课堂教学会失去“灵魂”。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若缺乏关注教学,教师会失去提高科研水平的机会。

遵守学术道德,拒绝学术不端;怀学术敬畏之心,抵制舞弊、作伪行为,不抄袭、不做假。

十年树木之心、百年树人之道;教学与科研育人的根本是做人、做真人、做真学问。

各二级学院、教学部专任教师、职能处室部分代表7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由科技处处长闫利峰主持,王晓民副校长出席并作总结发言,他要求青年教师要以白涛教授为榜样,深耕一线,把精彩的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把务实的科研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本次专题讲座对于广大青年教师而言是一堂指引航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一堂直抵人心的课程思政示范课,讲座现场掌声不断。

新闻小贴士:

白涛,男,1983年10月生人,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三级)、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青海省“青洽会”特聘专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援疆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非洲水协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委会委员、北京水利学会理事/水资源专委会副主任、陕西省水力发电与新能源工程学会能源产业规划专委会副主任。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重点项目1项,国家基金委面上等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4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主编教材/专著7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论文120余篇,其中一作或通讯SCI论文30余篇;指导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等国家级科技竞赛银奖2项、“挑战杯”等省赛金奖5项。

科技处供稿